中秋节就要到了

再过几天就到中秋节了,第一次法定节假日,就让我给赶上了。也是工作之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了。

本来想天天写一点blog的,但现在过了几天了也没写,真是懒啊。

写点上次周末的事吧。

上周五,晚上去了刘那里,好长时间没去了,记得上次是和宋虎去拿被子,大概是一个半月前了,嗯,时间过得太快了,转眼上班就两个月了(7月7日–)。

去那里是因为黑人陈超(他大概看不到吧)去了,他由于工作不爽,辞职重新开始找工作了,现在是名副其实的无业游民了。希望他能够早点找到合适的工作:)

去那里有一个好处,就是可以CEN饭吃,呵呵–自己做饭。虽然我没做过饭,但想自己做饭还真是很麻烦的,先要去买菜,然后要洗菜,切菜,再就是炒菜了。自己以前在家里也做过菜,但仅限于把菜做熟,当然,在这里还轮不到我做菜,只能做个副手了,洗洗菜,切切菜,已经挺好了。感觉自己做饭虽然烦是烦了点,但有一种家的感觉,必须一直是吃食堂的,在学校是,在公司也是,周末就除外了,但也不是自己做饭—是点菜。

要做好一顿饭,我感觉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,尽管只有几个菜。中午他们来了两个同事,刚好就是8个人了,一桌。菜做好了,大家坐在一起吃饭,好长时间没有这种感觉了。 尽管平时我们也有7个人在一起吃饭,但那不是自己做饭吃的。平时如果能够多一点这样的机会,也是非常好的。

周六哪都没去,就在那里上网,看电视,然后睡觉–猪一样的生活。

周日,下午由于黑人要去买上海的票–去面试,由于某些原因,一直到下午四点多才出发。我和小军先去观前街,他们两个去火车站。顺便买双鞋子。观前街好不热闹,人好多,一直都是。还有历史遗留的人力车夫。

沿着街走,看到有打折的就进去看看,很不凑巧,看到addidas在打折,进去一看,鞋子没打折,只有衣服才打折,标称3折起。 鞋子太贵了,都是品牌惹得祸,搞得这么贵,我对品牌不感冒,只要能穿就行了。不像很多人,一定要买名牌,然后花那么多钱,如果是自己挣得也没什么,问题是不是自己挣的。钱都这样花掉了,被外国人挣去了,有时我就是有点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。其实很多国产品牌衣服不一定就比洋货差,很多时候可能还要更好。先后去了安踏,李宁。都不错的品牌。

以前买的比较多的是安踏,不算太贵,也不太便宜,中等吧。但这个价格也是疯涨,从80多一直涨到了200。 现在还在涨。挑来挑去,终于买了一双,我很讨厌去衣服鞋子之类的,很容易受旁人观点左右,有时自己觉得好看,但别人都觉得不行,鞋子是自己穿的,但很多时候都是给别人看的,像我们这种人,很少有个会注意的,加到这里未免有些牵强。考虑到,以后可能会去跑步,于是最终选择了一个网状的,跑步鞋,比较轻。白色的,花掉了270大洋,心疼啊。还好,在自己可以容忍的范围之内(300以下)。小军,也买了一双,但是贵点,篮球鞋。看起来比较爽。

中秋小东和邵董都会来苏州,到时候我就哪都不要去了,就呆在苏州吧,应该会比较热闹的,我们宿舍四个人都到齐了,还有黑人,有点像在学校的感觉。今天周二,还有三天了, 周五晚上公司还有中秋晚会,周四BENQ那边有个晚会,看情况吧,但想到有一个烧烤晚会,呵呵。。。。到时看看宋虎吧。

又记了一堆流水涨。…

今天去打球了

这个星期感觉一直很忙,天天在看代码,而且效率低下。每天下午一到五点就什么都不想做了,总想着早点离开办公室。但看到大家都在那里忙碌,总感觉不太好意思,于是就假装坐在哪里,上上网,浏览浏览网页。时间也就很快地过去了。但还有一件事是必须做了,那就是daily report,为了省时间,我问题将上次的COPY过来,然后随便改改,总感觉没什么写了,但作为一件任务,就算是编也要写一点。今天下午本来要做 presentation的,但由于投影仪没有预约好,只能做罢,推迟到明天上午了–“真是浪费感情”(by Heidi),明天上午,10点到12点要去听一个GM做的报告,再加上将presentation推迟到上午8:30-9:30了,明天上午应该很快就过去了,想想又星期四了,再过星期五,yeah,又到周末了。

好几天没去体育馆了,都是代码惹的祸,大家都在忙着看代码,也就没人想着去打球了。今天终于有人起头说去打羽毛球了,呵呵,既然有机会当然要去玩玩了,好几天没怎么出汗了。去体育馆爽爽。7点到宿舍换了衣服,就直奔体育馆了。在公司有一个奇怪的现象,打羽毛球的人超多,但打篮球的人确实少得可怜,一般情况下,篮球都有空场,但羽毛球场基本上场场爆满了,而且很多时候都是双打的,所以这个时候去,是很难占到羽毛球场地的。有备无患–再带了,篮球,乒乓球。果然,打羽毛球的人超多,还好,乒乓球场地比较空,小毛很快就找到我了,和我一起打乒乓球,由于水平比较菜(毕竟到公司才开始练嘛),他们只要随便和我玩玩就行了,一直没学会抽球,打球没有什么力度。什么时候可以学会抽球啊:)

由于没占到羽毛球场地 ,所以大家也都往乒乓球这里打算盘了。包子很快就跑过来了,竟然要把我赶走,这怎么可能,呵呵,只好把到赶到小毛那里了。哈哈,他们两个一起打我,爽。他们两个总是很急,总是想接我发的球,我只好,轮流给他们发球了。所以搞得我很累。但是打的还是比较爽了,手上居然起了一个水泡。

好,今天就写到这里吧,但估计没有人能看到,遗憾啊,又不想写到像校内那种比较生活化的地方。没关系,就当是练打字了,说不定以后过来看看还是会很有感触的。…

上校内看同学

今天一天又是在跟踪代码,不停的设置断点,相当无趣,而且效率低下.

晚上早早的就去吃了饭,看到小毛又在捣鼓校内网,就跟他说,过伙将他加为好友.

也许是最近真的很无聊加空虚,一上校内就看好友的事情,大多是高中同学的,然后按那个新鲜事,挨着查看,各位好友.

真的是时间太快了,从高中到大学,加起来也有8年了,算起来也是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了,但就是度过的这么快,都来不急慢慢品味,现在已然是工作一族了.说到工作,我在高中同学里应该是第一批工作的了.高中同学当时70多个人有差不多40个补习了,那些补习的后来高考都不错,现在算起来也到大四了.和我一届的,很多人要么考研,要么保研,真的去找工作的应该是不多了,我知道的, 也就10个左右,大多数人还要在大学度过一年或者是3年/4年的.作为第一批出来工作的,感觉还是很奇怪的.

还好,大学同学大多数都出来工作了,平时聊聊天,也就不是那么单调了.

以前总感觉上校内是低级趣味,无聊的人才会去的,尽管我加入的很早,记得当时加入校内的时候,校区一共也就二三十个人,现在再去看看规模…

感叹,工作效率太低了

   一天下来,感觉什么都没做.

看看代码,然后不停的F10.如此反复,是个人,都会觉得单调乏味的.

时间都这样耗掉了.

又回顾了下”清华主页被黑”的帖子,没想到这么牛X的学校主页也会被黑,里面的内容感觉很多还是有切实际的,就是那个标题足以把人呛死.

图片在这里

原文如下: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昨天下午,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先生在接受学生记者采访的时候,表达了他对现在大学教育状况的担心,他表示,说得直白一点,现行的大学教育制度就是“在往学生们的脑子里灌屎”。
顾秉林校长表示,在二十世纪初至40年代,可以说是中国教育界的黄金时期,在这段时间以内中国的大学为社会培养出了大批的优秀人才,他们中有伟大的思想 家、教育家,有革命义士、抗日英雄,有科学骨干、民族精英。而这种盛况自从解放后尤其是九十年代开始衰落。现在的各高校,包括清华与北大在内,已经没有将 培养人才作为大学教育的目标。严重的学术腐败,枯燥且与社会脱节的课程,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,将导致学生们的思想僵化,对课程失去兴趣,对大学乃至整个中 国的教育失去信心,退学正是表达他们对大学教育失望的最极端方式。
他进一步表示,至少有80%的学生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是酬躇满志,报着努力学习的决心的,可是在四年大学生涯的消磨与侵蚀下,能将这一决心坚持到毕业的学 生恐怕不到20%。逃课,考试作弊已经被很多学生当成了家常便饭。上大学的目的由最初的学习知识变成了纯粹的混文凭。而那些在恶劣的环境下坚持认真学习的 学生,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却正在被逐渐磨灭。若这种情况持续下去,大学最终培养出来的成品,将是一具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。
“如果一直这样下去,20年后,中国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和精神水平将会是什么样子?我简直不敢想象!”
古板的教学方式和教材让社会丢失了许多的达芬奇,比尔盖茨。对于这样损失,我们是否要反省下呢?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之下,学生们的精神受到极大的伤害,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受到无可挽回的扼杀,中国至今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,与这种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关系。
以下是顾秉林先生的原话:
作为一个大学校长,我认为真正的高校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技能、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敢于权威挑战的精神。
1、什么是独立的技能?
不是拘泥于课本上的,如果你对某东西有深入研究,可以考虑研究成果作为成绩。我们要鼓励和发扬这样的模式,因为市场和学生需要这样的鼓励!
2、什么是独特的思考方式?
独特的思考方式不代表爆炸式的思考,而是多种寻根问底的思想,抓住一条线一直往前摸,有这样的科学精神,这条线一定能通往诺贝尔。独特的思考方式是在不断 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,学生得注意研究的方式、研究的目的以及合理性。当然,诺贝尔奖不应该成为教育的最终目标,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以及输送人才, 但是这毕竟是国际上对最顶尖人才认可的标志。
3、什么是敢于挑战权威?
这个相信学生们都了解,羽毛和石头哪个能先着地?
这个是众人皆知的,为什么那个时候全世界只有1个人提出了不相同的结论并用事实证明了?原因就是权威的威慑。教授:这个名词是一个长辈的名词,我不介意别 人叫我同学,叫我兄弟,或者学生。因为弟子不必不如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,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。你研究的成果比老是的好,你就是老师,我可以为一个同学 “无聊”的问题而停下上课,动员大家参与这个问题的讨论,原因为什么?这个问题的隔壁很可能就是诺贝尔奖……

当然,以上的能力,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,是不可能被赋予学生的。所以顾秉林先生表示,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,“应该停止再扼杀人才了!应该 停止再向学生们的脑子里灌屎了!”当然,改革会涉及很多未知的因素,以及牵扯很多人的利益,势必受到极大的阻力,可是为了学生以及中国的未来着想,这些阻 力都必须被克服。

(http://news.tsinghua.edu.cn)
[更新:2008-08-24]
[阅读:884人次]…

8月30号了,不再是学生了

    一直没有写BLOG的习惯,以前也是存放一些配置文档,但大多数都是直接摘抄过来的,很少有自己写的。

从7月7号上班到现在都快两个月了,记得当时就想上班后记得写BLOG,将工作的过程完整的记录下来,但无奈于自己太懒了,一直没心情去写BLOG。上班前两个星期没去常州拿电脑,所以也就不太可能写BLOG了。后来拿了电脑,和隔壁商量好一起包月后,也没去记得去写BLOG,真是罪过啊。

今天和他们几个去观 前街逛了电脑城,严重感叹现在电脑真是太便宜了,心理真是很不平衡,但没办法,谁叫电子产品更新速度太快了呢,想想去年4月份买电脑,感觉配置已经很不错了,但和现在的电脑比起来,简直不是同一档次了。有钱了,也要换一个电脑,要梦幻级的,但什么时候会有钱呢?

上午在公交车上,看到那个“热烈欢迎新同学的“横幅,心里不禁一震,唉,已经不是学生了,现在不是,以后也可以不再有机会了。想想四年前,刚进入大学的那一瞬间,怎么就感觉是昨天呢?记得当时到了火车站,然后很快的就找到了学校的接待处,上了车,车上放了一首歌,是什么歌呢?让我想想,应该是《在他乡》,那个简单的旋律,那种感觉,现在想起来还是很亲切。不自觉的又想起,自己第一次坐班车回家,那应该是中考后?不太记得了,当时车上放得一首歌,至今我依然记忆犹新,是孙悦的《大家一起来》,以后每次听到这首歌,总会不自觉地想起当时的情景。

以后有机会,一定要记得写BLOG,写下 生活的点点滴滴。写出精彩,写出未来(举出亚洲,兴出未来?)。

哈哈,在看CCTV5,那个什么美国人,射击的,最后一环打了4.4环,看他WIFE的表情,真是无语了。这种事真能发生,但他也是相当幸运了,也许就是”上帝将一道门关闭的时候,同时也打开了另一道门?”最后的诠释了。

敲了这么多,有点像是练打字,唯一感觉到的就是词汇量的匮乏,很多时候都 不知道用哪个词来表达,但不管怎么样,还是打了这么多,就算是练打字也好。

突然又感觉到了工作的压力,尽管现在还没有真正的进入到项目,但想到那个spam filter 的SRS,又不知道该怎么写了,还有那么多的CODE,上周看了一周也没看到什么头绪,也许真得是自己太笨了。 现在不再像是在大学了,不再那么简单了,但也有一句话说得好:有压力才有动力,希望真得会是这样。

写了这么多,感觉没什么逻辑,我是想到哪写到哪,这个有点不像一个程序员应该有的逻辑的风格。但是没办法,词穷啊。又想起TIGER的那个“崇拜“,什么时候能够达到那种境界呢? 真得有必要去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了。再也不要拿自己是学工科的来自欺欺人了。OK,有时间多看看书,当然不只是关于编程方面的了。

今天就写到这里吧,See you tomorrow!~…